常識科
常識科課程
啟迪科學潛能 促進人文素養
課程宗旨 |
|||
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好奇心, 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
通過有系統的觀察和實驗,讓學生研究周圍的現象和事件,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,加強他們的科學思維。
|
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,成為充滿自信、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
培養學生關心時事的態度,於常識課堂中設有時事分享時間,使學生了解社會及世界大事。 |
關心及愛護環境, 實踐綠色生活。
透過活動將環保意識貫徹到每一個細節,讓學生減少對環境的破壞,同時保護環境生態,讓生活更健康、環保和永續。 |
|
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, 並關注共同的福祉
加強學生對自己在家庭的角色 及責任的認識,提升家庭凝聚力;認識尊重法治和守法精神,並為共同福祉作出貢獻。 |
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, 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
關注本地、國家及世界發展及彼此的連繫;認識國家的歷史、地理、中華文化及現代發展,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。
|
||
學與教 |
|||
探究式活動實踐STEAM教育
通過探究式活動綜合訓練學生在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、藝術(Arts) 及數學(Mathematics)的能力。 |
專題研習深入探究課題的核心
透過訪問、調查、實地考察、個案研究、資料蒐集和分析等過程,加強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。 |
國民身份的認同感
與《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》作出有機結合,讓學生認識法治和國情,明白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,並提 升國民身份認同。 |
|
全方位學習
讓學生走出教室,到不同的地方進行參觀考察,協助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,與時並進,拓闊視野,以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,擴闊視野,促進學生全人發展。
|
|||
課業與評估 |
|||
探究式課業設計
探究式課業着重訓練學生「提問和規劃」(Plan)、「實施和記錄」(Do)、「整理和分析」(Analyse)和「表達和反思」(Review)的能力。 |
多元化評估模式
評估內容涵蓋課業、實作評估、科學日誌、專題研習、口頭匯報等形式,並運自評、互評或教師評量,以全面評估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。
|
持續性回饋
透過多元化的課業持續回饋學生,讓學生了解學習進度及改進方向,提升學習效能。
|
|
跨課程評估
透過STEAM跨學科課程進行學習成果展示,評估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共通能力。
|
|||
學生專區 | |||
課堂活動剪影
|
學生佳作展示
|
||
自學園地 |
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