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科

電腦科課程

 

與時並進,善用資訊科技

課程宗旨

培養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

 

讓學生掌握電腦的基本操作及軟件的應用;學習有效地搜尋和使用網絡資訊的技巧。

 

 

發展編程思維的能力

 

通過不同類型的編程活動,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、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;並透過編程過程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培育具道德操守的資訊科技使用者

 

培養學生道德地使用資訊科技的相關能力及態度,及安全地使用互聯網的方法,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。

課程不斷更新,與時並進

 

隨著科技的發展,課程內容應該不斷更新,令學生掌握新興科技,緊貼最新的科技步伐。

 

學與教

互動式教學活動

 

利用不同的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工具和平台,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
實踐式學習活動

 

通過實際操作和完成學習任務,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,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。

跨學科學習

 

結合STEAM教育及其他學科,將科技知識與數學、科學和藝術等學科結合,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綜合能力。

 

課業與評估

多元化評估模式

 

評估內容包括電腦知識與電腦使用操守,採用自評、互評及教師評估相結合的模式,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資訊科技的能力。

 

持續性回饋

 

在學生動手操作電腦時,即時提供回饋,幫助學生了解學生進度及改進方向,提升學習效能。

跨學科評估

 

透過與其他科的聯繫進行學習成果展示,評估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共通能力。

 

 

學生專區

課堂活動剪影

 

 

學生佳作展示

 

 

自學園地

編程學習

 

    免費互動式課程,適合初學者,包含《Minecraft》、       《冰雪奇緣》等主題的趣味編程遊戲。

 

    MIT開發的圖形化編程工具,透過積木拼接學習邏輯思

    維,可創作動畫或小遊戲。

 

    Google推出的遊戲化編程學習平台,透過解謎逐步學

    習程式邏輯。

 

 

資訊素養